设为 | 加入收藏 
最新通知
 长沙市发改委领导到访中关村创投协
 河北省金融局领导到访中关村创投协
 “全面注册制下的资本市场展望”主
 创投协组织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与
 
   
用户登录
会员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会员链接

会长单位:

中关村发展集团


监事长单位:

清控银杏创投

副会长单位:

国科嘉和基金

红杉资本

IDG资本

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

北极光创投

北京创新产业投资

深创投集团

东方富海投资

达晨财智

真格基金

英诺天使基金

洪泰基金

德同资本

清科集团

中关村资本

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

航天科工投资基金

信中利投资

弘毅投资

通用技术创投

考拉基金

硅谷天堂集团

华软资本

富汇创

安芙兰资本

国泰创投

鼎典资本

中关村三川(北京)股权投资

中海投资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

其它会员代表单位:

金甲子、国科投资、高榕资本

启明创投、联想创投、君联资本

高特佳投资、璞华资本、北京电控产投

中科创星、创新工场、启航投资

启迪之星、晨山投资、雅惠投资

首都科技发展集团

监事单位:

盛景嘉成、腾飞资本

 
行业动态

周鸿祎奋斗记:一个人的野蛮战争 三大战役定江山

2011/5/5 11:23:35

信息内容

  周鸿祎过去10多年来历经与CNNIC、百度、雅虎中国,瑞星、金山、卡巴斯基,和腾讯之间的“三大战役”,其背后的根源正是其在产品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以及对同行既有路线的颠覆。而这一点,在过去10年几乎被外界忽视。

  4月1日凌晨,知名互联网投资人蔡文胜在新浪微博中写道:“360上市这回事,让好多人明白了什么叫“羡慕妒忌恨”!有木有?!有木有!!”

  360上市,让一些人睡不着觉,那是狂喜的投资人和360员工;360上市,也让另外一些人睡不着觉,那是“羡慕嫉妒恨”的竞争对手。正如一位互联网评论人所说的那样,360成功登陆纽交所,证明360免费模式得到了海外资本市场的认可,这是对360创新能力的肯定。然而,创新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冲杀出来的。

  熟知中国互联网江湖的人都知道,偏执好斗的周鸿祎绝对是一位绕不过的人物:多年来,他左奔右突,树敌无数,所过之处鸡犬不宁,硝烟弥漫。他是同行眼里心狠手辣的搅局者,投资人眼里藉以生财的摇钱树,网民心中第一个吃免费杀毒“螃蟹”的开山人;他一边开诚布公地与所有人合作,一边为了生存不惜与权威机构翻脸;因为年轻莽撞,他早早背上“流氓软件之父”的十字架,也曾因此反躬自省,发起打击流氓软件的全民运动。他是一个不创新毋宁死的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斗士。

  3月30日清晨,美国纽约,春寒料峭,奇虎360公司全新标识和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华尔街。习惯了穿便装的湖北小个子这次破例换上黑色西装,打起领带。他披着一件风衣,微笑着站在纽约交易所大楼外,招呼随行给他拍照。看起来,周鸿祎的心情不错,再过几个小时,他创立的奇虎360公司的股票即将在这个历史悠久的证券交易所交易了。

  周鸿祎在投行人士和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穿梭在嘈杂的纽约证交所交易大厅,交易员用古老的手势表达着交易情况。上午10点是360股票开始交易的时间,360将成为在互联网里面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周鸿祎带出来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与他同时进入这个行业的同行早在2005年之前就把各自的公司推上市。

  与那些抑制不住内心兴奋的同事相比,周鸿祎看起来气定神闲,但声音早已有些嘶哑,在长达一个多星期的路演中,他不得不参加多场基金见面会。事实上,他不得不花比其他国内同行更长的时间来描述360到底是怎样一家公司。没错,这家即将上市的中国公司在美国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参照,国内的评论家们一度担心国外投资者因为看不懂这种模式而低估了360的商业价值。

  资本市场果然没有辜负这位中国互联网老兵的期望。在路演的过程中,周鸿祎感受到美国投资者对于360展示的创新能力的狂热。在香港路演首日,360的股票获得3倍的超额认购。到了美国,超额认购一下子达到了40倍。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加坡的淡马锡、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投资局三大主权基金都成了360的重量级投资者,而黑石、富达这样的全球知名基金也积极参与360的股票认购。

  奇虎360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表现相当耀眼,首日收盘报每股34美元,较14.50美元的发行价大涨134.45%,公司市值达到39.56亿美元。这个市值在境外上市的所有中国概念股中排名前十位,超过盛大、搜狐、当当网等行业巨头,而周鸿祎个人身价也已经超过7亿美元。

  自2006年7月360安全卫士问世以来,周鸿祎和他领导的360公司一直是争议的焦点。这个程序员出身的湖北人似乎擅长将企业竞争转变成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他与今天互联网三座大山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间争斗的话题至今依然被人津津乐道.而令人不解的是,每一次争斗似乎都将周鸿祎所带领的公司送上更高的台阶,以至于业界有人要专门研究周鸿祎的公关之道。

  周鸿祎本人对此嗤之以鼻,他说,相信依靠公关战就能打赢对手的人绝对是个白痴。他高调地到处鼓吹微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并反复强调创新才是一个企业的制胜之道。事实上,周鸿祎过去10多年来历经“三大战役”,其背后的根源正是其在产品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以及对同行既有路线的颠覆。而这一点,在过去10年几乎被外界忽视。

  第一次战役:泛安全之战

  对象:CNNIC、百度、雅虎中国

  周鸿祎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打响第一场战役,不但让他一举成名,更让他背上“流氓软件之父”的恶名。这一切,都源自那个特定网络时代的特定产品3721中文上网服务。

  1998年以前,中国互联网进入第一次快速发展期,第一代网民上网冲浪的需求异常强烈,但慢腾腾的网速和复杂难记的英文网址,让网民们只能经常“兴奋并骂娘着”。当时正在北大方正打工的周鸿祎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需求,并试图说服领导开发相应的产品。此前,他着手开发了中国第一套免费的电子邮箱系统方正飞扬电子邮件系统,在公司内部颇受器重。但这一次的产品设想并未获得领导的认可。

  1998年10月,抱着实现“让中国人用母语上网”的梦想,周鸿祎离开工作3年的北大方正,着手创办3721网站,并在同年推出了3721“网络实名”的前身中文网址。网络实名的本质,实际上是在英文域名的体系下,构建一套中文寻址系统,专为中国人上网服务。

  由于定位准确,产品管用,加上强悍的市场合作与推广手段,网络实名所向披靡,并以插件形式快速安装到千千万万用户的电脑中。两年后,3721大获成功,中文上网插件一度覆盖90%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量超过8000万人次。2001年,3721率先在互联网行业宣布盈利。到2002年,3721的销售额达到2亿元,毛利6000万元,成为当时国内互联网行业一颗耀眼的明星。而当时,经营艰难的马化腾曾险些把QQ软件以60万元卖给别人。

  周鸿祎手里的“金蛋”很快引起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伟的注意。负责管理维护中国互联网地址系统的CNNIC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经常发布互联网权威统计信息,圈里没人敢得罪半分。2001年5月,经营了近3年的3721网络实名开始收费,此举触犯了CNNIC的核心利益。原因是中文上网服务正是CNNIC也想干的买卖。

  2001年6月初的一个下午,毛伟以“合作”为名试图“招安”周鸿祎,可开出的合作条件却让周“傻了眼”:包括技术、注册系统、解析以及源代码都必须交出,并且运营费用都由3721出,周鸿祎只拿到5年特许经营权,还要“贡献”一大部分利润,3721俨然成了干活的总代理。周鸿祎显然心有不甘。此后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心存狐疑的周鸿祎调查发现,CNNIC不过是“连个公章都没有”的非官非商机构,他恍然大悟,决定放弃谈判。

  2001年8月,未获3721支持的CNNIC干脆另起炉灶,推出了类似的通用网址标准,企图替代3721的网络实名业务。程序员出身的周鸿祎没有背景和后台,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要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手段来抵御CNNIC的进攻,他让软件的卸载程序变得十分复杂,以防止CNNIC强行在用户电脑中删除3721。接下来,双方唇枪舌剑,争论不休,最后闹到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前身),部里还专门召开了听证会,后也不了了之。

  2003年,互联网行业遭遇寒冬,作为3721主要竞争对手的百度此时已羽翼丰满。随着网页搜索引擎技术的成熟,当年百度流量骤增7倍,李彦宏取代3721登上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的头把交椅。后起之秀攻城略地的势头让周鸿祎倍感压力,他也很想把网页搜索做起来,“正好碰上雅虎,结果当了小白鼠”。

  雅虎开出的条件让周鸿祎怦然心动,这家美国公司答应为他提供与谷歌相匹敌的搜索技术。周鸿祎心想,如果能坐拥雅虎的资金、品牌和技术,再加上自己的渠道、客户端和运作能力,不仅可以灭了百度,甚至还能顺带把谷歌给灭了。

  2003年11月,雅虎以1.2亿美元现金收购香港3721股权;2004年3月,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总裁。对于雅虎开出的收购价格,周鸿祎觉得很满意。双方签订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协议约定:雅虎先行支付一半资金给周鸿祎,其他资金则看他能否完成盈利指标。这个对赌协议为后来双方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虽然从创业者变成了职业经理人,但周鸿祎似乎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打工仔。在雅虎中国的日子里,他像创业者一样,不断寻找新的机会。那时的雅虎中国还是一片蛮荒之地,虽已入华5载,但美国人一直碌碌无为。“不能说我没有虚荣心,如果别人都做不好雅虎中国,我能做好,那证明我能力很强。”周鸿祎说出了自己的初衷。

  在雅虎中国,周鸿祎大刀阔斧地改革。他不理会雅虎总部坚持做门户的想法,果断砍去雅虎并不擅长的频道,主推面向城市白领的房产、汽车、娱乐、体育等内容,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邮箱和搜索上,特立独行的他赢得了“雅虎野蛮人”的外号。正是周鸿祎和雅虎总部对发展方向看法的分歧,为双方后来彼此猜忌埋下了“地雷”。

  周鸿祎在雅虎的活儿干得很不错。2004年雅虎中国一举扭亏为赢,实现营收近4000万美元,利润近1000万美元,当年的盈利指标顺利完成。不仅如此,雅虎中国搜索业务也超过谷歌中国,邮箱超过了新浪,成为行业第二,并把战火烧到了网易门口。不过,在显赫成绩的背后却是周鸿祎与雅虎总部间种种矛盾的发酵。

  2004年6月,雅虎全球惟一的独立搜索门户“一搜”在华发布,主打MP3搜索,号称“中国最大的娱乐音乐搜索”。“一搜”的出现正是看到了百度的弱点,抢占了用户的心智。即使在今天看来,“一搜”的诸多创新和客户体验仍然让人惊叹不已。它有极简化的一站式入口及搜索结果页面,不受任何广告干扰,没有人工干预,通过它可以搜索全球50亿网页,支持38种语言。

  “一搜”一经推出即获成功,并给雅虎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实际上,周鸿祎在做“一搜”时,并没有征得雅虎总部同意,而是直接从3721拿钱下注,这引起雅虎高层的不满。好在雅虎中国的业务发展不错,总部也只好顺水推舟,对桀骜不驯的周鸿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基础服务就应该免费,就应该比收费产品做得更好”,这一点,周鸿祎早在推出雅虎1G邮箱时就已经断言当年雅虎邮箱的横空出世,撼动了被认为江山已定的邮箱市场格局。周鸿祎认为,要提高竞争优势,就必须有自身的特色,邮箱和搜索都是互联网应该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雅虎不会在这上面挣钱。

  在这之前,谷歌在美国市场推出了海量的1000MB免费邮箱,国内对手却因为害怕耗费带宽又不赚钱不敢贸然跟进。而在周鸿祎看来,电子邮箱将重返免费时代,免费邮箱成为网站的基本服务而不是挣钱工具,这将成为一大趋势。

  周鸿祎的“周氏变法”让雅虎中国的业务风生水起,尝到甜头的雅虎老板杨致远觉得周鸿祎身上还有金子可挖。他对雅虎中国的2005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拒绝提供任何资金支持。周鸿祎终于不乐意了,他强烈要求雅虎总部增加投资预算。2005年初,周鸿祎和总部多次谈判仍未如愿。

  2005年7月6日晚,北京CBD嘉里中心,身穿黑T恤衫,灰色大裤衩的周鸿祎给同事们带来一个很突兀的消息,他宣布8月31日辞去雅虎中国区总裁一职,“进入雅虎时,我和杨致远约定的就是一到两年,这是出售3721的售后服务。”

  第二次战役:免费安全之战

  对象:瑞星、金山、卡巴斯基

  2006年3月,在做了一段时间天使投资人以后,周鸿祎又冲杀到互联网行业的一线,他再次创业,出任奇虎公司的董事长一职。4个月后,即2006年7月,周鸿祎推出了“360安全卫士”免费软件,主打卸载流氓软件。百度、CNNIC、雅虎助手等一大批根深蒂固的插件哗啦啦被清理干净。软件发布头两月,每天卸载的恶评软件就达100万,其中雅虎助手就在60万次以上。

  此时,雅虎中国已经卖给了阿里巴巴,马云成为了雅虎中国掌门人,雅虎上网助手是其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周鸿祎将反流氓软件的矛头直接对准雅虎上网助手,这就相当于和马云作对。互联网第一口水战由此产生,周鸿祎和马云均号召各自客户不要与对方有业务来往,并相互赌咒称,永远不投资对方企业,永远不和对方发生业务往来。

  当时,几乎所有的互联网评论人士都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只有杀毒软件厂商一直保持沉默,似乎与他们没有丝毫联系。然而,他们4年之后才发现,互联网第一口水战意味着自己脚底下的大地正酝酿着一次地震网络安全的话语权正从他们的手中脱落,落到360安全卫士这个不起眼的、简陋的安全辅助工具上。

  没有人感觉到互联网行业的暗流涌动,甚至连周鸿祎也没有感觉到,因为360安全卫士只不过是他要发泄自己一肚子气的工具既然业界要把流氓软件鼻祖的帽子扣到他头上,那么他就要通杀所有的流氓软件,以清洗自己的不白之冤。周鸿祎甚至把360安全卫士定义成一个公益性产品,流氓软件杀光后,这个产品就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不过,从查杀流氓软件开始,安全就不再是传统杀毒软件定义的计算机病毒了。实际上,互联网一旦普及,安全问题将无处不在。对于经常访问互联网的人来说,计算机最主要的安全威胁并不是病毒,而是流氓软件、木马等恶意软件。然而,在传统杀毒软件厂商看来,用户愿意为计算机病毒付费,却并不愿意为流氓软件、木马付费。缺少物质刺激杀毒的大佬并不十分热衷于此项业务,用户的信任慢慢转向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360安全卫士。

  谁也没有料到,一年之后,这款软件从无到有,装机量竟然达到了4000万。这个时候的360安全卫士已不仅是查杀流氓软件,而且具备了给操作系统打补丁的功能。再加上其后的垃圾清理、系统恢复、安全下载、查杀木马等功能,随着360安全卫士装机量越来越大,周鸿祎悄然重新定义了网络安全不再只是计算机病毒,而是包括流氓软件、木马在内的泛安全。

  瑞星、金山等传统杀毒软件厂商在泛安全领域没有动力去有所作为,很快周鸿祎的第二场战役就打到了它们的老家。在杀毒软件收费时代,瑞星曾独步国内杀毒软件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瑞星的用户突破8000万,在中国杀毒市场占有率是38%,各项指标均居市场首位。然而,当下的瑞星已成明日黄花,风光不再。

  2008年,当360的免费杀毒初兴乍起之时,杀毒安全领域的所有厂商都将其视为异类,对其进行口诛笔伐,一顿狂轰滥炸。瑞星在一天之内连发4篇文章,从各个角度阐述“免费没好货”的主题思想,鼓吹“免费杀毒无前途论”,某高层更是用“纯粹的免费不可能存在”,“免费安全没有保障”等言语来攻击免费杀毒。

  除了瑞星质疑360的免费杀毒外,相当一部分人心中同样心存疑虑:既然不卖杀毒软件了,那靠什么来挣钱?对于这个问题,周鸿祎独创了三段式商业逻辑:“只要是人人都需要用的互联网服务就应该是免费的;只有少数人需要的,才可以收费;一旦有了一定数量的用户群,就可以推出收费的增值服务。”他认为,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不懂安全,传统的安全公司又不懂互联网。他要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没有,在世界也没有。周鸿祎很感慨,像他这样的人在美国硅谷就是英雄,但在中国却不被人理解,甚至遭受人身攻击。

  事实上,2008年8月,360做出来的免费杀毒软件却是一个彻底失败的产品。当时360引入一款国外的杀毒引擎,进行了简单汉化之后就投入市场。结果,用户的反馈令人失望产品实在太烂,即使不要钱,用户也不愿意用。这为360的团队上了生动的一课互联网产品如果做得不好,即使是免费的,也打不开局面。用户不是傻子白痴,他们只选择能够解决问题的产品。

  传统杀毒软件厂商们开始嘲笑360,说360号称要放一颗卫星,结果是一个哑弹。于是,他们彻底坚信免费杀毒不可行是一个真理,便放下心来,心安理得地继续卖杀毒软件。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巨大错误。2009年10月,在卧薪尝胆一年多之后,360免费杀毒卷土重来,经过长时间细致打磨,威力更大,火力更猛,4个月之后就把瑞星从坐了十多年市场第一的宝座上掀下来。半年之后,360免费杀毒过亿,彻底改变了安全行业的格局。

  这场战役时间跨度大。口水战大小不一,周鸿祎不仅要迎战瑞星,还要面对金山、卡巴斯基等所有依靠销售软件来获取收入的厂商。2010年1月,瑞星与360之间又爆发了所谓的“后门”口水战,这不仅是免费安全之战的高潮,同时意味着昔日的市场老大瑞星被360的免费安全策略挤到了市场的墙角。

  即使在2010年底,昔日的市场老二金山公司宣布全部免费后,瑞星依然嘲笑金山作为二流公司,没有能力改变市场格局。然而,在2011年3月底,就在360处于IPO之前的静默期,瑞星终于向免费安全缴械投降,宣布旗下面向个人的安全产品全部免费。

  第三次战役:开放之战

  对象:腾讯

  2010年春节前后,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和更低级别的城市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QQ医生迅速占据国内一亿台左右的电脑,市场份额近40%。腾讯的强行推广行为在当年6月份再次上演。到了中秋,QQ软件附带的“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而安装过程中并未出现任何提示信息。

  这直接成为轰动国内外的3Q大战的导火线。

  10月29日,奇虎360宣布推出“扣扣保镖”,其中最让腾讯难以接受的是周鸿祎施出了一记“杀手锏”,使用技术手段禁止QQ弹出广告,此举断了腾讯的财路,这如一把利刃直插腾讯的核心商业利益。

  11月3日晚,腾讯通过QQ弹窗宣布,“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就是已经在全国流行开来的所谓“艰难的决定”。后因工信部高调介入调停,这场牵涉几亿人和轰动世界的商业纠纷才得以暂时平息。

  “做互联网的,有三件事躲不开:生、死、腾讯。”这是在互联网行业里面一度非常流行的一句话。

  按照周鸿祎的说法,腾讯是按照这样的策略巩固其江湖一哥的地位:第一,其他小公司先把模式探寻出来,腾讯觉得靠谱,就迅速跟上;第二,遏制战略,腾讯靠客户端(QQ)做起家,它怕市场上有一种客户端的装机量上亿后,会推出即时通讯产品,威胁腾讯的核心产品QQ。

  腾讯最有力的招数是强行捆绑。“QQ软件捆绑了30多个组件,通过捆绑一夜之间就可以获得百分之好几十的份额,这比垄断可怕得多,借助捆绑,腾讯从即时通讯到媒体(门户)、金融(Q币)、娱乐(游戏)、社区Qzone,无往而不利。”周鸿祎总结后这样认为。

  周鸿祎将3Q之战定义为开放和封闭之争:腾讯的商业模式是所有的业务都要自己做,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同时利用自己的用户量和捆绑能力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并由此成为互联网的全民公敌。过去4年里360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出3亿的用户量,这让腾讯感觉360威胁到了其客户端之王的地位。

  周鸿祎坚信,360做的是开放的商业模式,是推动建立有利于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腾讯对360的挤压,就是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挤压,就是维持腾讯在互联网行业的垄断地位”。

  2011年上半年,360推出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不得不令人相信,360的开放确实是动了真格。在业内人士看来,360鼓吹的开放,不是一种争取道义上的制高点,而是一种商业逻辑。

  2011年2月,360推出团购开放平台。目前,加入360团购平台的团购网站包括拉手、美团、糯米、24券等200余家,每日团购的商品总数超过2万款,覆盖全国130多个城市。通过建立团购开放平台,360希望与团购网站建立多方共赢的团购体系。

  眼下,周鸿祎开放平台的版图越画越大,他先后推出360桌面、360游戏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开放平台,通过客户端聚合软件、游戏、网址、应用,以及引入第三方开放的应用扩展等,将产品功能做得越来越丰富。

  现在看来,经过与腾讯一战之后,360不仅知名度飙升,而且其开放战略隐然成形。周鸿祎说,360的开放是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360团购开放平台容纳众多团购网站,但360自己坚持不做团购;360网页游戏开放平台容纳众多网络游戏,但360自己坚持不做游戏;360极速浏览器开放应用扩展平台,360本身坚持不做同类的扩展应用。

  有所为,有所不为,或许这样才能打消合作方的疑虑,踏踏实实地一起合作。

  作为第一大客户端和第二大客户端,腾讯和360未来会成为永远的敌人么?周鸿祎似乎终于找到了应对腾讯的策略,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腾讯是封闭的,那360必须是开放的。可如今,腾讯也宣称要开放。那么,未来客户端格局又将走向何方?

  颠覆性创新:“360免费模式”的商业逻辑

  长时间以来,业界不断在质疑一件事:360免费如何实现赢利?周鸿祎有时也不无揶揄地称,要感谢竞争对手给了360发展的机会,因为他们没看懂360的商业模式。而似乎直到360发布招股说明书,业界许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360是想这样赚钱。

  给投资人讲清楚360的模式似乎并不容易,因为与国内许多公司称自己为“中国的谷歌”、“中国的FACEBOOK”不同,周鸿祎只能讲“中国独一无二的360”。而让周鸿祎感到高兴的是,投资者不仅很容易就听懂了360的故事,而且很容易就接受了360的模式,超过40倍的认购就足以说明一切。

  在360创造的免费模式中,网络安全是基础,也是这个模式能否成功的核心。2006年,各种流氓软件肆虐互联网,而当时基于收费模式的传统安全厂商热衷于杀毒,对于流氓软件视而不见,这给了周鸿祎发力的机会。当时专门查杀流氓软件的360安全卫士成为奇虎切入安全市场的先头部队,接下来的免费杀毒业务给整个安全行业带来颠覆式的冲击。

  在核心安全基础上,360商业模式的第二层是建立多方位且能满足用户上网需要的入口。360最初做浏览器时,许多同行都还没有意识到浏览器的重要性,而如今浏览器已经成为几大互联网厂商争夺的重要领域。安全浏览器成为网民的上网入口之后,海量用户的流量就可以变现:360浏览器首页有一个搜索框,内嵌谷歌搜索,360可以与搜索引擎分成;在首页还有360安全网址,这里导航的广告位也是360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除浏览器和导航站点外,在奇虎上市前一个月,360安全桌面产品开始试运营。这是在操作系统之上形成一个类似于iPhone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安装、使用一些流行的互联网应用软件及服务。这是360争夺PC入口的又一举措。业内更多地将这个桌面评价为“更高级的导航或是流量中转站”,但360认为这是PC和互联网资源重新组织的方式,是“长尾理论”的实践。

  毫无疑问,浏览器导航站等入口产品已经为360提供了可观的收入,但360未来实现“大赢利”的是建立在核心安全和入口产品之上的第三层平台产品。路演过程中,周鸿祎向机构投资者重点介绍了360的网页游戏联合运营业务,他称这部分收入的增速将高于网址导航带来的广告收入。

  上市前,360发布了团购平台,用户只要注册一个360账号,就可以在所有开通一站通服务的团购网站上购物消费;随后360又发布了极速浏览器应用开放平台,向第三方软件开发者提供平台服务。显然平台可以衍生出更多生意模式,而在未来云计算时代能够成为一个平台级的公司,也是360最能打动投资者的关键所在。

[←]土豆网侵权案件激增 诉讼成重启IPO最大拦路虎 [→]Android人才短缺:起薪5000元 培训机构缺讲师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8-2012 中关村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协会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号海龙大厦L座1601 
京ICP证11007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