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 | 加入收藏 
最新通知
 长沙市发改委领导到访中关村创投协
 河北省金融局领导到访中关村创投协
 “全面注册制下的资本市场展望”主
 创投协组织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与
 
   
用户登录
会员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会员链接

会长单位:

中关村发展集团


监事长单位:

清控银杏创投

副会长单位:

国科嘉和基金

红杉资本

IDG资本

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

北极光创投

北京创新产业投资

深创投集团

东方富海投资

达晨财智

真格基金

英诺天使基金

洪泰基金

德同资本

清科集团

中关村资本

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

航天科工投资基金

信中利投资

弘毅投资

通用技术创投

考拉基金

硅谷天堂集团

华软资本

富汇创

安芙兰资本

国泰创投

鼎典资本

中关村三川(北京)股权投资

中海投资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

其它会员代表单位:

金甲子、国科投资、高榕资本

启明创投、联想创投、君联资本

高特佳投资、璞华资本、北京电控产投

中科创星、创新工场、启航投资

启迪之星、晨山投资、雅惠投资

首都科技发展集团

监事单位:

盛景嘉成、腾飞资本

 
行业动态

电影行业成就“投资神话” VC/PE投资逐渐增多

2011/4/14 17:31:19

信息内容

  电影投资已经成为最新的“投资神话”,尽管风险巨大,但各类投资人如飞蛾扑火一般不断涌入。

  “已经突破大数定律”的增长速度使电影投资界“热钱”迅速增加起来。

  “来自其他行业的钱越来越多了,即使不能盈利,投资者也把这种投资看作增加自己知名度的好办法。”一位电影投资人表示。

  名利光环

  “上映的电影中,大约只有20%左右是赚钱的,10%打平,剩下的70%都是亏损。”一位资深人士介绍说。

  根据2010年广电总局公布数据,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达到101.72亿元,较2009年62.06亿元增长63.9%。

  “票房与七年前相比增长了10倍,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达到这样的增长速度。”中影集团前CFO、广电总局电影资金办主任姜涛表示。

  但在这样的高速增长背后,扣除院线分成、宣传成本、制作费用后,能归属于制作方的利润不多,且约有70%至80%的电影处在亏本状态,但这依然挡不住投资者的热情。

  网游界,盛大、非常完美、麒麟三大网游公司已经进军影视投资;网络巨头如乐视网等也不甘其后,投资了《机器侠》等项目;湖南广电、江苏广电等依托自己的渠道平台优势,成功加盟《建党伟业》等影片。除此以外,传统的PE、VC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也逐渐增多。

  电影投资一般分为三个环节,电影项目、电影公司和影院。三个环节的投资者并非截然分开。负责发行的院线往往介入电影项目的投资,与制作人利益绑定;电影制作者如华谊等公司上市募资后,也开始投资建设自己的影院;演员和导演个人也不乏拿出片酬投资其所参与的项目的情况。

  姜涛介绍说,在中影集团拍摄《赤壁》等影片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投资者要求加入。因此制片方在制作此类热门影片时往往预留10%至15%的投资份额,但到最后,连预留的部分都已经不够分,“只好调整原来定好的投资比例,比如中影自己降低一点”。

  姜涛认为只有来自政府补贴的资金来源是稳定的,每年都有,尤其是对于一些配合政府宣传需要的主旋律影片。而其他资金则是来源于不同动机的入场者,想博取知名度者有,被“吸金”光环所迷惑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这些投资者往往轮换频繁。

  2010年,熊晓鸽主导的IDG资金现身《山楂树之恋》。该影片票房过亿元,成为历史上最“高价”的文艺片。然而对于大多数PE、VC来说,电影依然是一个盈利模式不明确的行业。“波动太大,这一部影片成功,下一部就可能失败。”一位PE投资者表示。

  尽管华谊等公司年报、季报业绩可观,但在风投、私募这样的逐利高手们看来,依然不能算是最吸引人的高回报行业。

  “进入电影投资界是要交学费的。目前国内缺少专业化的投资团队。”达晨文化旅游创投董事、执行总裁赵小兵介绍说。

  交学费者不乏其人,如麒麟参与投资的《刺陵》,投资9000万元,而票房仅有6700万元;乐视网投资《机器侠》过亿,票房尚不足以打平投资。但并非所有投资者都不知道电影投资的深浅。

  “这是一个名利场。”赵小兵评价说。不少电影投资者认为,在这一领域内,投资求利者虽然居多,求名者也同样不在少数。之所以“热钱”涌入,除了电影票房和国内大片票房上升趋势明显的原因,还有不少的其他行业为了扩大知名度而选择在电影行业投资,包括房地产、网络游戏等公认的利润率较高的行业。

  资金追逐电影的同时,制作方同时也在挑选投资者。如江苏广电这样有宣传平台或者发行渠道的投资者,最容易获得制作方青睐。在《赤壁》最后选定的投资者中,除了中影集团作为头名出资者,北京紫禁城影业和上影集团并列第二位,分别占有15%的份额,原因就是因为这两家均有自己下属的发行公司。通过合作,制作方在“一南一北”的宣传渠道上已经有了保障。

  对于投资回报率的要求,则又进入出资者与制作者的博弈阶段。姜涛表示:“如果制作团队比较优秀,往往议价能力较高,投资者只能让价。如果是新导演,投资者冒的风险大,那么要求回报就高,还会要求优先回报。”

  即使是现在电影制作市场的领军人物华谊兄弟,当年也尝尽“资金拼盘”之苦,影片的票房收益要先回报给银行和其他投资者,留给制片方的寥寥无几。

  银幕后的风险

  报告显示,提到电影投资的11种风险,其中包括政策风险、费用超支风险、撞车风险、盗版风险等,林林总总。“电影是一个最具有不确定性的行业。”赵小兵认为。

  中影集团主导的《建国大业》作为票房上最成功的主旋律影片之一恰恰说明了电影投资的风险。

  据了解,制片方在《建国大业》上仅投资3000万元,就得到将近4.2亿元票房的骄人成绩。据统计,投资回报率达595%,这在电影投资上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但无论是《建国大业》还是《建党伟业》,其模式几乎都不可复制。据业内人士介绍,演员和导演的片酬一般是一部影片的主要成本所在。而在《建国大业》拍摄前,应邀出演的明星们就纷纷提出“零片酬”出演。和江苏广电等电视集团的合作,更是借助了合作方的宣传平台,在宣传费用上节省不少。

  姜涛口头算了一笔账,近4.2亿元票房中,有约50%根据国家规定分给了院线,剩下的约50%中还要扣除15%的宣传费用。“这还是在央视给了优惠条件的前提下。”姜涛介绍说,由于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主旋律影片,央视很多应收的宣传费都给了优惠,不然这部分支出将更为巨大。如此扣除之后,落到制片方手里的不过30%左右,即1.4亿元。“如果没有宣传费用上的节省,估计收入也只能翻一番,而不是增长几倍。”姜涛表示。

  2008年底,广电总局以下发指导意见的形式建议国产影片的制片方分账比例提升至43%,放映方不得超过57%。而此前,制作方能拿到的票房分账比例一般仅在35%左右,仅有《非诚勿扰》《十面埋伏》等大片,由于制作团队的强势议价能力,而达到了40%的水平。业内人士介绍,这与国外市场有很大不同,例如在美国,票房分账经常采用“时间分段计算法”,如果影片上映的第一周达到了一定票房数额,制片方甚至可能取得高达90%的分账比例。“当然国外制片方做的宣传等工作要更多一些。”这位业内人士表示。

  除了在政策规定的分账比例上占不利地位,制作方还要面对影院的“特殊伎俩”。“经常有影院在售票时出售套餐。如原价70元两张票,现在卖68元,外加一份爆米花和饮料。消费者自然都选套餐。而影院就会把68元中的38元都算作爆米花和饮料的销售收入,仅仅拿出30元来与制片方分账。”一位电影界资深人士无奈介绍。

  在博弈过程中,尽管制片方处于整体“弱势”,也不乏有议价能力的团队。“对于冯小刚等这样的知名团队来说,在影片上映前就会和放映方说好,制作方取得的分账收入不得低于某个数字,这样影院也只能让步。”上述资深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介绍说,由于电影界遵循“二八定律”,即只有约20%的片子是赚钱的。为了避免风险,在影片制作前,制作方往往会先和院线达成一致意见,而院线也经常做“回溯投资”,即在影片中占有较少的投资比例,从而实现利益绑定。但这种“回溯投资”一般要求优先回报,由于有后期的票房分成,在这一部分利润回报上,院线要求并不高。

  华谊兄弟CFO胡明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正是由于这种盈利模式和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导致电影制作公司取得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都并非易事。且对于投资能否收回成本、电影拍摄是否会发生费用超支等,目前在中国缺乏后续的保险制度,使得投资者更为忐忑不安。

  同时,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的一个巨大风险就是国外大片的冲击。在2010年超过100亿元的票房中,国外大片票房逾40%,这还是在没有完全对外开放国内电影市场的情况下。

  业内人士介绍说,美国方面曾提出,要求中国按照WTO的规定,逐步放开中国电影市场,时限是今年的3月。这一消息曾经一度让包括中影在内的制作公司都开始担忧。“一旦国外大片无限制‘杀入’,整个电影市场格局可能都会被改变。”一位电影投资者表示。

  看重院线

  相对于电影项目来说,影院收入无疑要稳定许多,票房分账上的优势地位更加使得影院收入有了保障。

  “很多制作公司现在开始发展影院,投资者也看中影院投资,也是出于这一点考虑。”一位电影投资者介绍。

  业内人士估计,一家影院预计三至七年即可回本,而华星国际影城由于拿地价格便宜,两年即已经收回成本。如万达等院线,依托自身旗下的房地产建设影院,形成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

  除了一线城市,不少投资者开始发掘二三线城市的影院投资。“据我们调查,有的县城的有钱人也开始在本地投资影院。”姜涛表示。这些新影院冲击原国有放映礼堂的同时,也带来了电影市场链条上另一个环节的繁荣。

  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统计,2010年,中国银幕每天以超过4.3块的速度递增,截至12月底,中国银幕总数突破6200块,仅次于美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三。

  除了影院投资,影视公司上市大潮也成为投资者瞩目的焦点。此前据媒体报道,电视剧制作公司小马奔腾在最后一轮上市融资过程中,竟然吸引了40余家投资者的关注。

  华谊兄弟上市以来的业绩也受到了投资人的肯定和追捧。然而电影界亦遵循“二八定律”,即有八成的公司都有可能是亏损的。

  在电影市场上,“单片公司”不在少数,即拍完一部电影,公司就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像华谊兄弟这样成功的电影公司,也存在过于依赖单一团队的风险,不得不发展影院等综合经营模式。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电影公司来说,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成熟度。对投资者来说,在电影投资界面临的风险比例之高、风险种类之多,是在其他任何行业都罕见的。一位投资人士认为,电影界是一个“清零行业”,没有人能保证下一部影片是否赚钱,更不可能有人做到每一部影片都成功。

  即使对于中影这样的影视界巨头来说,依然存在巨大的不可掌控因素。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和去年《阿凡达》带来的高利润相比,中影今年第一季度利润下降了8亿元。无论是《建国大业》还是《阿凡达》,都可能无法再复制,成为“可遇不可求”的吸金神话。

[←]27家PE一季度减持26股套现16.5亿 青海华鼎最妖 [→]互联网疯狂频掀融资热潮 揠苗助长或致泡沫横飞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8-2012 中关村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协会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号海龙大厦L座1601 
京ICP证11007214号